很多溫泉度假村最開始的差異化創(chuàng)意都不錯,但是在最后落實過程中,或是成本過高,或是當前技術不能滿足要求,或是開業(yè)后得不到市場認可。這個問題要具體分析,有的是溫泉設計的創(chuàng)意本身有問題,有的是投資主體的問題,由于主觀的決心不足,或者客觀的對于文化認識理解不透,沒有堅定地執(zhí)行貫徹下去。
首先是市場要感興趣
例如有的創(chuàng)意是做中國最大甚至亞洲最大的溫泉池區(qū),問題是每個游客真正泡的溫泉池只有5-10個,一個溫泉做幾十個池就夠了,多了沒有意義。溫泉池多并不是游客感興趣的賣點。??谟^瀾湖溫泉就做了150個泡池,其實沒有必要。
其次是要做細節(jié)
投資商和經營者要有追求細節(jié)、追求純粹的意識。做工一粗糙,就不到位了,差異就出不來。例如清遠美林湖溫泉,周邊都是十分優(yōu)美的意大利山地風格建筑和景觀,但是溫泉區(qū)內沒有延續(xù)這一文化,比較可惜。江門富都溫泉的飄雪創(chuàng)意,本身想法是不錯的,問題是實施時室內景觀做得粗糙,讓人感覺與室外雪中泡溫泉差距比較大。
拿河源御臨門來做為對照案例。區(qū)位偏僻,山路蜿蜒,并不典型的客家地方文化,這樣的條件下,在溫泉設計階段提出了巴厘島風情的定位,提出建設珠三角游客“身邊的巴厘島”。巴厘島風情對于市場當然有吸引力,而且有想象空間,如巴厘島的SPA和民俗風情演出、民間工藝品。投資企業(yè)因此多次考察巴厘島,購買了5個集裝箱的巴厘島物品,在國內仿制后用于度假村室內外各處,連SPA也是聘用了6個巴厘島的女技師,使用巴厘島精油和音樂,讓游客感覺身在巴厘島,享受正宗的巴厘島SPA。御臨門度假村因此得到很高的市場滿意度,口碑推動其接待規(guī)模穩(wěn)步上升,其旅游地產也因此得到發(fā)展。
最后是特色化的營造
一般而言,開發(fā)商都希望自己的度假村是有特色的,最好“人無我有”。但是在資訊非常發(fā)達、旅游創(chuàng)意缺乏知識產權保護的社會形勢下,完全的“人無我有”非常難做到,一個新項目出來半年內肯定有復制和山寨品,基本上只能是“人有我精”。
特色的營造有些是可以立足于地方文化的,這樣就是“有源之水”,有的是歷史文化,源于歷史典故,有的源于民族民俗文化。例如壯族地區(qū)的溫泉,與壯醫(yī)壯藥結合,與壯族民居和服裝結合。度假村里面如果有當?shù)氐臍v史古跡或者宗教景點,就更有地方性。做一個溫泉設計,一定要先盡量吃透一個地方。一是研究這個地方的獨特性是什么,二是研究這個獨特性是否具有市場吸引力,對于這個項目的主體目標市場是否有吸引力。對于一個溫泉度假村而言,盈利是硬道理,不需要拘泥于地方文化。如果地方文化能夠有市場,做成一個弘揚地方文化的成功的溫泉,當然是最佳的情況。